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大全 > 吏部的读音_吏部的意思_与吏部有关的句子
吏部的中文意思:1.旧官制六部之一『尚书有常侍曹,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。东汉改为吏曹,主选举祠祀,后又改为选部。魏﹑晋以后称吏部,置尚书等官,主管官吏任免﹑考课﹑升降﹑调动等事。班列次序,在其他各部之上。清末废,并其职掌于内阁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五》。 2.指南朝齐谢杋。杋曾为尚书吏部郎,故称。 3.指唐韩愈~愈曾为吏部侍郎,故称。
吏部读音:lì bù
首字母:l
(1) 清代大理寺卿主要职责是复核案件,平反冤狱,参加三法司会堪重辟大案,并参加九卿会议商讨朝廷大政。大理寺卿一般由吏部开列请旨,皇帝任命。
(2)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(747年),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。当年春天,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,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。当年冬天,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(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),写了《别董大二首》。
(3) 明朝后期政治黑暗,党争激烈。党争起于明神宗年间,时在死后。神宗在位48年,前10年由张居正任首辅,那时政治比较清明,内阁也很有威权,能够驾驭吏部及众多言官(给事中御史等),但自张居正死后,内阁再无有作为的人物,政府便散了架子,于是内阁宦官言官各为一派,分庭抗礼,互相水火不容。而皇帝本人又怠于政事,20多年不上朝,差不多与大臣隔绝了,一切章奏都不批答。
(4) 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北宋临川盐阜岭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),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《临川集拾遗》《临川先生文集》等。
(5) 萧氏始祖萧洵,原是漳州人,他的祖父萧国梁是状元漳州太守。他的父亲萧煜进士出身,授吏部朗中。萧洵本人在宋庆元元年(1195)中以明经任潮阳县令,清慎廉洁,礼士恤民,历四任12年,多惠政。宋开禧三年(1207)秩满,潮人攀辕挽留,因而定居于县治之南桥,创乡校培养人才遂为潮萧氏始祖。
(6) 灏南∶瑞花飘朔雪,灏气满南宫。——羊士谔《和窦吏部雪中寓直》
(7)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。唐玄宗天宝年间,拜吏部郎中给事中。安禄山攻陷长安时,被迫受伪职。长安收复后,被责授太子中允。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,故世称“王右丞”。
(8) 杨万里(1127年-1206年),字廷秀,号诚斋,吉州吉水(今属江西)人,二十四年(1154)进士,授赣州司户参军,调零陵丞。乾道,知奉新县,擢国子博士,迁太常博士,权吏部右侍郎官,将作少监。淳熙间,历知常州,提举广东常平茶盐,迁广东提点刑狱。
(9) 天马周流不停策,青龙挂空山无色。——出自魏了翁《送游吏部赴召》
(10) 花容月貌,玲珑剔透的贾玉女,冒名顶替,博得皇帝喜爱,将假作真。在吏部尚书徐直的恳奏下,皇帝感到事关重大,微服私访,到贾府算命,探得事实真相,在死牢中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受尽牢狱之苦,百感交集。
本文标题《吏部的读音_吏部的意思_与吏部有关的句子》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xz0743.com/ci/780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