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大全 > 风俗画的读音_风俗画的意思_与风俗画有关的句子
风俗画的中文意思:用当时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。
风俗画读音:fēng sú huà
首字母:f
(1) 李嵩,宋钱塘人。出身贫寒,好绘画,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,从其学画,工人物花鸟山水,最出名的是风俗画。
(2) 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,被看作“荷兰小画派”的代表画家约翰内斯·维米尔的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》。世人都称:唯《蒙娜丽莎》的微笑可与之媲美。
(3) 这首诗虽只有五行四十八个字,内容却很丰富。日本女郎与朋友告别时,娇羞答答含情脉脉的神态,低头鞠躬优美动人的风姿,都得到了十分真切的表现。她一刹那间的情绪动作语言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。[4]诗人寥寥几笔,一幅色彩浓农丽神形兼备的日本女子的图画便呈现在读者眼前,并将她在送别瞬间里的柔情蜜意与淡淡感伤的奇特混合。[5]
(4) 这是一首讽刺诗,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。从表面上看,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。实际上,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,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。中唐以后,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,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,败坏朝政,排斥朝官,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。本诗正是因此而发。
(5) 徐悲鸿在北大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受新思想影响,创作了许多关心劳苦大众的风俗画。
(6) 原文还描写了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岸上观众的情景,既衬托出钱江涌潮的奇伟壮丽,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,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。课文节选了周密原文的第一自然段,标题为《浙江潮》。
(7) 它以艺术的形式为后人展现了宋代开封城生动的历史画面,描绘了宋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和精神风貌,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文价值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是风俗画,虽然其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势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,但长期以来这幅画并未受到文人李士的重视,所以古代专门讨论绘画艺术的论著中很少提到张择端和他的作品。
(8) 在这首诗中,他用最朴实的语言,以散文入诗,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唐代农村风俗画,诗中的农村美不胜收。
(9) 传说,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。据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大历二年二月壬午,幸昆明池踏青。”可见,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。杜甫有“江边踏青罢,回首见旌旗”的诗句。到了宋代,踏青之风盛行。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《清明上河图》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。在这一画卷,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,牲畜50余头,船20多艘,车轿20多乘。清明踏青之盛况,可见一斑。
(10) 沈从文在《边城》描绘了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。这幅风俗画是优美的精致的奇丽的,它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,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楚文化。
本文标题《风俗画的读音_风俗画的意思_与风俗画有关的句子》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xz0743.com/ci/327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