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大全 > 卫所的读音_卫所的意思_与卫所有关的句子
卫所的中文意思:1.明以武功定天下,革元旧制,自京师达于郡县,皆立卫所。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,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。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(都司),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。清初亦沿袭。
卫所读音:wèi suǒ
首字母:w
(1) 永乐四年(1406年)三月,明朝“设哈密卫,给印章,以其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;辜思诚哈只马哈麻为经历;周安为忠顺王长史,刘行为纪善,以辅脱脱。”,哈密国成为设有明朝羁縻卫所的王国,哈密卫正式成为明朝嘉峪关以西的羁縻卫所体系的一部分。
(2) 《梨俱吠陀》,全名《梨俱吠陀本集》,是《吠陀》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,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诗歌集。它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与解释,以及与祭祀有关的内容,是印度现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诗集,也最有文学价值。《诗篇》是《圣经》旧约的一卷书。本卷书共150篇,是耶和华真正敬拜者大卫所记录的一辑受感示的诗歌集,包括150首可用音乐伴唱的神圣诗歌,是整本圣经中第19本书。
(3) 三是不开展屯田。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卫所制构想,各卫所军士应适当开展军事屯田以保障粮饷供应,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卫所更是如此。朱元璋曾为此政策自夸自己“养兵百万,不费百姓一粒米”。但是,由于关西七卫由当地蒙古部落实际控制,朝廷并未派出军士驻扎,屯田自然无从谈起。
(4) 东吴时期曾是禁卫所。因为中士学会穿乌衣,所以取名乌衣营,后来改为乌衣巷。
(5)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: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约明朝军队5个卫,每个卫5000-5500人;从现在看到的,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:分别在90-1500人之间;170多;265人我这里不是单纯地谈数量,而是说明一个科学道理,航海人数的多少,反映了一种实力,尤其是在古代社会,它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,很不容易
(6) 非但如此,永乐四年(1406年)三月,明朝还在此地设立了哈密卫,“以其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;辜思诚哈只马哈麻为经历;周安为忠顺王长史,刘行善为纪善,以辅脱脱”。哈密卫自然与内地卫所不同,属于羁縻卫的性质,但是安排大量汉族官员于忠顺王府,则说明明朝有意强力控制这一地区。
(7) 朱元璋在位期间,政治上,强化中央集权,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,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,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;军事上,实施卫所制度;经济上,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,兴修水利,减免税负,丈量全国土地,清查户口等;文化上,紧抓教育,大兴科举,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;对外关系上,确立“不征之国”。在他的统治下,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,史称“洪武之治”。
(8) 二是朝廷不派驻军队,防务由当地负责。按照明朝卫所制的规定,各卫所均应有规定数量的军事力量。基于关西七卫的特殊性质,其所需要的军士来源于当地部落原有的武装力量,由充任卫所军职的部落首领负责训练和指挥,所需的粮饷均就地解决。这就相当于明朝朝廷对关西七卫的军事指挥毫无保障而言,对边防十分不利。
(9) 林嫂是环卫所的招聘工人,她承包了平安大道长长的一条街。
(10) 由于卫所制度是建立在屯田组织基础上的,随着屯田制度的瓦解,卫卒失去自食其力的凭借,只有依赖法定的俸饷,但俸饷之薄又不足以维持生活,卫所制度遂趋于崩溃。
本文标题《卫所的读音_卫所的意思_与卫所有关的句子》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xz0743.com/ci/18835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