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大全 > 疏浚的读音_疏浚的意思_与疏浚有关的句子
疏浚的中文意思:为疏通、扩宽、挖深河湖或其他水域,用人力或机械进行的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。广泛用于开挖航道、港口、运河,浚深、拓宽航道,疏通河道、渠道,清除水下障碍物等。
疏浚读音:shū jùn
首字母:s
(1) 后来苏轼便离开了黄州,于元佑四年(1089)苏东坡回杭州任太守,带领百那里的百姓疏浚西湖,当时的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。他上任后,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,疏湖港,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,并建桥以畅通湖水,使西湖秀容重现,又可蓄水灌田。
(2) 康熙十六年(1676年),靳辅担任河道总督,只在上游修筑堤坝约束河流,任下游自行畅通。于成龙等人建议也要疏通下游,与靳辅产生分歧。康熙皇帝以“便民”“不害百姓”为由认可于成龙的观点,而纳兰明珠却坚持己见,称:“虽然于成龙为官清廉,但治水之事没有太多经验。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很久了,而且治河有功,应该听从靳辅的建议。”由于双方各执己见,致使康熙亲立的疏浚下河工程历时两年也未完工。
(3) 清代大臣学者。乾隆四年进士。自编修擢侍郎,历兵。吏户诸部,曾奉命与鲁豫皖三省巡抚巡视黄河,划疏浚之策。迁吏刑工三部尚书。奉敕编纂《热河志》《太学志》《密殿珠林》《石渠宝笈》《钱录》等。裘曰修像取自《清代学者像传》第一集,清叶衍兰辑摹,黄小泉绘。
(4) 三潭印月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中部偏南,是西湖十景之一,被誉为“西湖第一胜境”。宋朝大文豪苏轼疏浚西湖后,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,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,形成“湖中有深潭,明月印水渊,石塔来相照,一十八月圆”的奇异景致。三潭印月面积6万平方米,代表景点有九曲桥闲放台先贤祠九狮石等。
(5) 在古代水路往往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,辛渐正是从江南沿水路前往洛阳。隋代兴修大运河,南方的起点在余杭(今浙江杭州),通往洛阳,再由北方的起点在涿郡(今北京)通往洛阳,呈“之”字形,唐代沿用陏代的大运河。后来洛阳逐渐陷落,在元朝重新疏浚运河时,通往洛阳的部分被取消,只保留了北京到杭州的部分,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“京杭大运河”。
(6) 回望当下,如今剑川政府将疏浚西湖当成了工作重点。不久,西湖又将成为一湖活水。未来的城南郊野,会穿越千百年的历史长空,与古老传说相视而笑。
(7) 苏轼筑苏堤。苏轼被贬颍州时,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筑堤。绍圣元年,苏轼被贬惠州。年近6旬的他,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,捐助疏浚西湖。元祐四年,苏轼知杭州。
(8)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,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。民谚称“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”。年末廿三/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。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,北方称“扫房”,南方称“扫屋”。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(9) 春节扫尘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每逢春节来临,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,清洗各种器具,拆洗被褥窗帘,洒扫六闾庭院,掸拂尘垢蛛网,疏浚明渠暗沟。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。
(10) 苏堤是贯穿西湖南北景区的通道。公元1089年北宋诗人苏东坡曾主持疏浚西湖工程,用湖泥葑草筑成此堤,称苏堤。苏堤十里柳丝垂,有六桥烟柳一景,晴日娇媚,雨天幻奇,六桥弥漫于云水之间。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,早春时节来堤赏景,可见西湖如梦初醒,妩媚迷人,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。
本文标题《疏浚的读音_疏浚的意思_与疏浚有关的句子》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xz0743.com/ci/1686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