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词语大全 > 声律的读音_声律的意思_与声律有关的句子
声律的中文意思:1.五声六律。指音乐。 2.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。
声律读音:shēng lǜ
首字母:s
(1) 吹花嚼蕊:①指吹奏歌唱。②引申指反复推敲声律词藻。
(2) 颈联自伤身世,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;尾联再作申述,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。此诗语言精练,通篇对偶,一二句尚有句中对,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。
(3) 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,如王勃《滕王阁》为古体诗,但它平仄合律,全篇八句,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。
(4)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,自荀子《赋篇》创其名后,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。至唐,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。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可称滥觞,宋欧阳修《秋声赋》已趋成熟。苏轼才华横溢,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,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,既保持赋的形体,又含诗味的浓郁,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。因此,《前赤壁赋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,可以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。
(5) 洪水的散文滴滴答答的声律有节奏地敲击着窗台,一落一个豆大的坑,颇有“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”的味道。
(6)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,属于近体诗范畴,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。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,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,盛行于唐宋时期。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。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。
(7) 外堪击拊试声律,中含造化分四时
(8) 五言律诗同属于近体诗,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,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,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,成熟于盛唐时期。因此,综上所述,作为战国时期的诗人,屈原是不可能写出七言绝句或五言律诗的。
(9) 孙树青先生主编的《中国教育史》,将中国古代蒙学教材分为五类:一,识字教育类,教材有急就篇,三字经,百家姓,千字文等;二,伦理道德类,教材有太公家教,名贤集,二十四孝增广贤文等;三,历史教育类,如蒙求,历代蒙求,叙古千字文,幼学须知,龙文鞭影等;四,诗歌教育类教材,有神童诗,千家诗,唐诗三百首,声律发蒙等;五,名物制度和自然常识教育类,如名物蒙求等。
(10) 李白诗歌的语言,有的清新如同口语,有的豪放,不拘声律,近于散文,但都统一在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自然美之中。李白的五七言绝句,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。
本文标题《声律的读音_声律的意思_与声律有关的句子》,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xxz0743.com/ci/151852.html